
8月12日,云南省首座基于“电鸿”智能台区终端“可观、可测、可控”的全自主能力的智能配电室在南方电网云南丽江供电局供区内的大研古城核心区正式投运,全力护航丽江古城暑期旅游高峰优质用电。
智能电网建设的“头号工程”
“电鸿是南方电网公司在开源‘鸿蒙’与开源‘欧拉’基础上自主研发的行业首款电力物联操作系统。它像幕后‘大脑’,指挥‘智慧哨兵们’交互协作,又像是为不同类型的它们装上‘通用语言翻译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丽江古城供电局计生部副经理李国华介绍,丽江供电局在大研古城6号配电室安装了2台“电鸿”系统,这是“电鸿”在云南省内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城暑期旅游高峰电力保障中首次实战部署。
近年来,丽江古城游客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古城区接待游客近5000万人次;2025年仅7月就有近500万人次进入丽江古城,同比增加4.46%。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的少数民族古城,其供电保障面临特殊挑战,4000余户明清木结构建筑对火灾“零容忍”,持续增加的游客数量带来季节性负荷激增。丽江供电局以“守护文化根脉、服务民生冷暖”为己任,将丽江古城列为智能电网建设“头号工程”。
为筑牢古城供电高质量防线,早在2024年丽江供电局就率先将6号配电室打造为“数字化、智能化、透明化”标杆台区。而今年的7月,6号配电室又迎来新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云南省首个使用电鸿化智能终端的配电站房。古城6号配电室16回出线部署了温湿度、水浸、烟雾传感器及视频监控设备,经过工作人员反反复复调试测试,实现了“电鸿”智能台区终端配电室环境量及电气量全采集,发现异常便会及时预警或告警,并实现“电鸿”智能台区终端远程下发定值及遥控测试。至此,工作人员到现场植入定值及修改定值的工作模式被打破,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得到解放,低压运维迎来了远程运维的时代。
古城进入“智慧配电时代”
通过“电鸿”智能台区终端应用以及低压互联模式的助力,丽江供电局将古城6号配电室打造成为高供电可靠性的现代化智能化示范台区。
目前,6号配电室采用两回10千伏电源供电,并互为备投,两台配变低压母线通过母联开关互为备投,低压分支箱实现不同电源之间两两互联。配电室运用中压、低压总、低压分支箱三级备投,通过时间逻辑来配合,实现了古城6号配电室基于备投的中低压协同的无死角自愈,打造出高供电可靠性的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台区。这也标志着古城6号配电室进入“智慧配电时代”。在丽江古城南门附近经营火锅店的杨老板说:“以前旺季跳闸要等一两个小时检修,今年灯泡感觉都没有闪动过,供电局还把用电联系卡做成了桌牌式,外观好看,联系也非常方便。”
丽江古城6号智能配电站房的建成投运,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南方电网在能源电力领域构建的统一物联操作系统,面向实时控制、边缘计算、极轻量等复杂场景,以底层内核重构实现安全与性能增强,破解海量终端参差不齐的痛点,实现“书同文、车同轨”的全站开源生态,书写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基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