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从“被动抢修”到“主动自愈” 安徽宿州供电公司推动配电网智慧升级
发布日期:2025-07-31 来源:国家电网报
【2024新型配电大会暨第二届全国配电数字化大会】

今年上半年,安徽宿州供电公司坚持智慧配电网升级方向,推动配电网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3月21日,灵璧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下达一键指令,35千伏大路变电站4条10千伏配网线路负荷转供在5分钟内完成。这一操作过去要靠人工逐项进行,目前只需要智能一键顺控即可完成,整站负荷转移用时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这是宿州供电公司基于配电自动化系统开展“全停全转”的首次成功实践。


4月29日18时03分,宿州城郊供电公司110千伏符离变电站10千伏工程处一开关因过流动作跳闸,重合闸失败。配电自动化系统迅速完成故障定位,自动生成并执行隔离故障与恢复供电策略,成功恢复线路非故障区段16台配电变压器的供电。宿州供电公司应用站内开关跳闸全自动馈线自动化(FA)功能,实现了故障线路秒级自愈。


宿州供电公司坚持配电自动化“建好更要用好”,优先在单辐射、超大超长、频繁停电线路推进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年初以来,新投运配电自动化终端1560台,使标准化馈线覆盖率、自愈率分别提升至92%、64.6%,累计启动馈线自动化功能469次。宿州供电公司在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范围内率先启用变电站“全停全转”功能,通过一键顺控自动操作,让整站负荷转供效率提升90%以上,实现了从“被动抢修”到“主动自愈”的转变。


宿州地区新能源发电占比高,分布式光伏占比高。宿州供电公司为适应这一特点,引入分布式能源聚合商接入模式,完成5200户分布式光伏用户的可观、可测、可控、可调接入与建模,增加配电网新能源发电承载力。


智慧配电网不仅意味着技术的革新,还需要配网管理模式向精益化、精细化方向升级,让运维工作更高效、更精准。


“以前带电检测要用纸笔记录、U盘导数据,环节烦琐又耗时。现在‘小红外’像火柴盒一样便携,数据整理时间省了一大半,而且全程可控。”宿州城郊供电公司大店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李伟波说。


他口中的“小红外”是宿州供电公司依托配网“一图四态”平台与“运检e助手”APP开发的手持式智能带电检测工具。这个工具集成了红外测温、工况分析、数据存储功能,实现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在线评估,推动带电检测从人工跑腿转向线上智慧管理。2024年8月,该工具在宿州供电公司试点应用。今年3月,该公司全面推广该工具。截至目前,宿州供电公司依托该工具已精准发现265处设备异常缺陷,研判准确率100%,单台设备检测时长缩短至1分钟。


带电作业、工程建设易受地形和投资等限制,导致配网设备裸露部位绝缘化改造进展缓慢。2022年12月,宿州供电公司自主研发了绝缘护套不停电安装工具。这套工具具备全天候、全地形作业能力,可将单个设备作业时间从40分钟压缩至5分钟,将所需作业人员数量从4人减至2人。截至3月23日,宿州城郊供电公司12个供电所160条配电线路的设备裸露隐患实现“全域清零”。


6月30日,砀山县关帝庙镇八里井村的0.4千伏移动储能设备完成调试验收,正式投入运行。这台新型移动储能设备精准解决了配电网低电压、高电压及三相不平衡、反向重过载等问题。自投运后,末端客户电压稳定在210伏以上,较过去提升约18伏。


宿州供电公司还构建起“四维一体”低电压综合治理体系,通过强化问题监测、精准分析成因,解决了328个低电压台区的用电问题,基本消除配电变压器出口的低电压现象。

活动报名

sign up


关注官方公众微信号